浑源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文旅康养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民生保障坚实有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县各项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取得了新成效。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4年全年全县生产总值65.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3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10.14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41.22亿元,增长11.9%。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为22.2:15.4:62.4,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7%、8.4%和74.9%,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6、0.8和7.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增加值6.8亿元,增长100.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拉动经济增长6.1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5.1亿元,增长1.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拉动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6亿元,增长5.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3亿元,增长17.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7亿元,增长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拉动经济增长0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166元。
据2024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22353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4057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46.55%,乡村常住人口119482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53.45%,城镇化率46.55%。全年全县出生人口1423人,人口出生率为6.29‰;死亡人口2547人,死亡率为11.26‰;自然增长率为-4.97‰。
2024年全县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
||
指 标 |
年末数(人) |
比重(%) |
全县常住人口 |
223539 |
100 |
其中:城镇 |
104057 |
46.55 |
乡村 |
119482 |
53.45 |
全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6%,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6%,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7%,工业品价格下降0.1%,能源价格下降1.5%,服务价格下降0.4%,全年物价涨幅低于大同市(-0.8%)0.2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51.55万亩,比上年增加0.02万亩。其中,谷物种植面积43.53万亩,豆类种植面积4.02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3.99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3万亩。
全年全县粮食产量186274.62吨,比上年增加1450.56吨,增产0.78%。其中,谷物产量172296.398吨,比上年增加496.641吨,增产0.29%;豆类产量3960.57吨,比上年增加862.531吨,增产27.84%;马铃薯产量10017.655吨,比上年增加91.3942吨,增产0.92%。
2024年全县主要农产品产量 |
|||
指 标 |
产量(吨) |
指 标 |
产量(吨) |
粮 食 |
186274.62 |
油料 |
2714.37 |
其中:玉米 |
155039.643 |
其中: 胡麻籽 |
572.1 |
谷子 |
4244.576 |
药材 |
10534.5 |
豆类 |
3960.57 |
蔬菜 |
65069.3 |
马铃薯 |
10017.655 |
瓜果 |
12013.5 |
全年全县肉类总产量19948.84吨,比上年增长14.73%。其中:猪肉产量12282.578吨,增长19.1%;牛肉产量3147.807吨,增长10.0%;羊肉产量3693.383吨,增长6.6%。生猪年末存栏105921头,增长39.2%;生猪出栏157775头,增长15.8%。禽蛋产量4474.63吨,增长6.5%,牛奶产量9906.999吨,增长-0.2%。
2024年全县主要畜禽生产情况 |
|||
指 标 |
单位 |
数量 |
增速(%) |
肉类总产量 |
吨 |
19948.84 |
14.73 |
其中:猪肉 |
吨 |
12283.578 |
19.1 |
牛肉 |
吨 |
3147.807 |
10 |
羊肉 |
吨 |
3693.383 |
6.6 |
生猪年末 存栏 |
头 |
105921 |
39.2 |
生猪出栏 |
头 |
157775 |
15.8 |
禽蛋 |
吨 |
4474.63 |
6.5 |
牛奶 |
吨 |
9906.999 |
-0.2 |
三、工业
初步统计,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5319万元,实现利税24631万元,实现利润16693万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987万元。
四、能源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21408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0.03%。全年全县全社会发电量755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2.74%;全社会用电总量4457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49%。其中,大工业用电量5468万千瓦时(占总用电量的12%),同比增长14.26%,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量14550万千瓦时(占总用电量的33%),同比增长3.07%,农业用电量4042万千瓦时(占总用电量的9%),同比下降5.72%,居民用电量20515万千瓦时(占总用电量的46%),同比增长1.04%。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52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新建项目24.02亿元,同比增长14.1%;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1.9亿元,同比下降45.5%。
分三次产业看,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87亿元,占固定资产完成额31.1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1.35亿元,占固定资产完成额39.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3亿元,占固定资产完成额29.10%。
六、贸易
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6亿元,同比增长3.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4.48亿元,同比增长2.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18亿元,同比增长4.4%。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36.19亿元,同比增长3.3%;餐饮收入额3.47亿元,同比增长5.2%。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
单位:亿元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39.66 |
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 |
|
城 镇 |
24.48 |
乡 村 |
15.18 |
按消费形态分 |
|
餐饮收入 |
3.47 |
商品零售 |
36.19 |
七、财政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776万元,其中,税收收入10633万元,非税收入18143万元。财政总支出342238万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309万元。
八、旅游卫生教育
初步统计,全年全县接待游客567.82万人次,增速46.52%,接待境外游客1.7万人;恒山景区接待游客363.37万人次,增速30.44%,门票收入首次破亿,达到1.06亿元,增速33.89%。文旅产业支柱作用进一步凸显。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含卫生院、诊所、村卫生室)222家,其中,综合医院3家,中医医院1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家。全县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243张,其中,医院床位768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73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2张。卫生技术人员1131人。
全年全县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4763人。普通初中9所,在校生6745人。普通小学校36所(含教学点),在校生10091人。特殊教育1所,在校生29人。幼儿园52所,在园生4877人,其中:公办幼儿园38所,在园生3224人,民办幼儿园14所,在园生1653人。
九、人民生活
全年全县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39万人,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906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726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2265人,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8495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44918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8535人。
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557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833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57人。
全年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69元,同比增长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8元,同比增长6.7%。
注: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指标为抽样调查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所有增长或下降速度均为同口径与上年相比较。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
4.公报涉及的各类社会和经济指标来源于相关部门统计,了解详情请咨询有关部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