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关于《浑源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解读
一、《应急预案》出台背景
根据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调整,我县应急管理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总体应急预案已不适应目前“大安全大应急”工作格局,为推进全县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规范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依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山西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大同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结合我县工作实际修订了《浑源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全面提高我县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突发公共事件分类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主要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4类。具体来看,我县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等;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等。
三、《应急预案》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一)总则
主要包括编制目的、工作原则、适用范围、事件分类及与响应分级、预案体系。
(二)组织指挥体系
坚持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县委统一领导下,县人民政府是全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统筹制定全县应急管理工作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研究解决全县风险防控、监测预警、处置救援、资源保障、恢复重建等重大问题,统一领导、组织指挥全县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由专项指挥机构、工作机构、现场指挥机构、工作组及专家组构成。
(三)运行机制
包括风险防控、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明确了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牵头部门职责,确定了预警级别、预警信息发布及采取的预警措施。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预警级别由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
(四)准备与支持
包括人力资源、财力支持、物资装备、科技支撑四个方面的内容。明确各有关部门要积累基础资料,促进科技成果交流共享,促进公共安全和应急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充分利用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
(五)预案管理
包括预案编制、预案审批与衔接、预案演练、预案评估与修订四个方面的内容。明确本级总体应急预案修订出台后要上报市政府、市应急指挥部备案。
(六)宣传和培训
明确应急管理、新闻宣传、广播电视等部门要通过图文等各种手段,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公共安全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七)责任与奖惩
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纳入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单位)绩效考核。
(八)附则
主要包括预案解释和实施时间,明确县级有关部门(单位)、各乡镇政府、群众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应按本预案的规定履行职责,并制定、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及其支撑性文件。
四、解读部门及咨询方式
咨询渠道:
电话:0352-7222279 传真:0352-8322344
单位邮箱::hyxajjzhb@126.com
咨询单位:浑源县应急管理局
咨询地址:浑源县永安镇恒山南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