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信息分类: 政府办文件
发布机构: 浑源县
发布日期: 2023-05-10 17:34
标题: 浑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浑源县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号: 浑政办发【2023】8号
时效:

浑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浑源县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5-10 17:34 来源:浑源县
| | | |

浑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浑源县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

《浑源县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浑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510


浑源县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实施方案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保障食用农产品消费安全,开启浑源农业农村发展新征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积极履行法定职责,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3年我县被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第五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单位,在全县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十四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意见》《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及《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提升治理能力、帮助农民富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举措,创新监管机制,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向“网格化+精准化”方面迈进,夯实监管“最后一公里”,确保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健全,工作有效运转,监管能力提升,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通过探索有效监管模式、建立长效机制、整体提升基层监管能力推动建立责任明晰、监管有力、执法严格、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标准化生产与执法监管两手抓,在全县创建一批高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监管站点和规模生产基地,探索先进高效的监管模式,全面实施“四个最严”。通过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的全面开展,整体提升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监管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消费安全,促进我县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强化组织领导,下移工作重心,遵循“政府负总责,部门分工负责,生产经营者第一责任人”的原则,积极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成“工作体系健全、监管责任到位、制度机制完善、监管措施有力”的工作模式,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市场”的全程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水平显著增强,公众参与和社会共治水平稳步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力争用两年时间创建完成“标准化生产、全程监管、体系建设和社会共治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三、主要目标

2023年开始,用两年时间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使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强化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第一责任人履职水平,加强全县农产品生产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农产品生产主体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追溯和合格证制度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绿色生产和防控技术有效推广两减一增持续推进,禁用农兽药使用和非法添加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杜绝“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以“菜篮子”产品为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降到最低水平,确保不发生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二是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机制健全完善。全县农产品产地监管、检验检测、质量追溯合格证管理、预警应急、社会监督投诉举报、信用监管、网格监管、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健全,生产记录管理、绿色防控等食用农产品全程监管机制完善。

三是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明显提高。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执法体系、检测体系信息体系健全完善,乡镇监管机构和村级网格监管员队伍健全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力、执法到位、服务有效信息完备

四是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全县农产品安全综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水平显著增强社会公众行使参与知情权和监督权渠道通畅,农产品质量安全投诉明显下降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四、重点任务

按照省委省政府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快推进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网格化+精准化”方向迈进,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和资源投入,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重点落实以下几项任务。

(一)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考核问责机制全面落实政府属地管理责任。按照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的要求,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明确部门职责,强化保障措施。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政府考核体系、绩效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落实监管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在规划制定、力量配备、条件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每年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地方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监管、检测、执法服务等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年度增长幅度满足监管工作实际需要,保障监管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强化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的职能职责。各乡镇负责本区域内的日常巡查、产地产品速测、安全知识宣传及指导开具产地准出证明等。通过定岗定编、定职定责、经费保障、完善条件、考核管理等措施,以实现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到位。

设立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协管员。各乡镇要在每个村设立1名兼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协管员,主要配合乡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宣传及信息传递等。

做好三级监管人员的培训工作。制订、乡、村三级监管人员专门培训计划,做到全员培训,每名监管人员每年接受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集中专业培训不少于40小时。

(二)依法加强农产品生产主体责任管理。全面落实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畜禽屠宰企业、收购储运企业、经纪人等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服务指导和监督检查,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100%落实生产记录、质量承诺和从业人员培训制度,严格执行“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坚决执行禁限用农兽药管理、农药安全间隔期、兽药休药期等规定。督促畜禽养殖主体、水产养殖主体积极开展“瘦肉精”、孔雀石绿、氟苯尼考等禁限用兽药残留监测,严格巡查抽检。督促农产品收购储运企业100%建立进货查验、抽查检测、质量追溯和召回等制度。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和“黑名单”制度积极探索推进信用农安、阳光农安建设,依法公开生产经营主体违法信息。建立健全病死畜禽和不合格农产品无害化处理的长效机制。

(三)切实强化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监管。强化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管理,建立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制度,加强生产、经营管理。落实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诚信档案及购销台账制度,建立健全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探索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处理体系,严格实施兽药良好生产和经营规范,强化养殖环节自配饲料监管。全面推进放心农资连锁经营和配送,畅通经营主渠道。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平台,我境内农业投入品100%纳入管理。建立农业投入品质量常态化监测制度,定期对域内主要生产基地、交易市场的投入品开展监督抽查。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技术指导,严格执行禁限用农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有关规定。严厉打击农业投入品生产环节非法添加行为,取缔无证无照农业投入品生产企业。

(四)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建立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制定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监督抽查计划,组织开展常态化监督抽查,抽检范围以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种养大户、定点屠宰厂(场)的主要农产品为重点,排查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摸清底数防范风险。强化检打联动机制,依法严厉查处不合格农产品及其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日常巡查、速测和指导服务等工作,督促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落实产品自检制度。

(五)摸排风险隐患,严打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推行农业综合执法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纳入农业综合执法范围,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加强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和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屠宰等重点环节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生产销售使用禁用农兽药、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收购销售屠宰病死动物、注水、私屠滥宰、虚假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伪造冒用“三品”产品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案件查办和惩处力度,加强农业行政执法、食品安全监督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线索发现和通报、案件协查、联合办案、大要案奖励等机制,严惩违法犯罪行为。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移送率达到100%。及时曝光有关案件,营造打假维权的良好社会氛围。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预警,对违法违规的苗头性问题做到“露头就打”,决不姑息。制订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妥善处置突发应急事件,降低负面影响。

(六)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追溯管理建立完善适合我的农业标准体系,积极引用推广国家、行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相关农业标准,制定修订与之相配套的地方主要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实现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有标可依。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标准推广入户率达到100%,整体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坚持绿色生产理念,大力推广质量控制技术,积极推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农兽药使用。鼓励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大力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知识。加大蔬菜水果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小区)建设力度。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强化证后监管,健全认证补贴奖励机制。积极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等获证产品占当地食用农产品生产总量或面积的比重达到50%以上,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有序推进。有效开展产地环境和污染状况监测,加强畜禽养殖粪便污染防治,科学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对重点农产品生产主体的溯源管理,建立生产台账电子化记录,全面推广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应用。

(七)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综合执法、检验检测工作,充实工作力量,落实保障经费,明确岗位责任,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达到有机构、有牌子、有设备、有队伍、有保障”的要求,充分发挥作用。整合现有资源,配备乡两级必要的检验检测、执法取证、样品采集、质量追溯等设施设备及专用交通工具。承担相应职责的农业、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等相关单位要落实责任,做好农民培训、质量安全技术推广、标准宣传培训、督导巡查、监管措施落实等工作。建立职责任务明确、考核体系完备的村级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协管员队伍,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制订、乡、村三级监管人员专门培训计划,做到全员培训,每名监管人员每年接受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集中专业培训不少于40小时。

(八)完善创新制度机制推进网格化监管树立全程监管理念,健全产地环境管理、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过程管控、收购储运过程监管、包装标识管理网格巡查管理、生产主体信用管理、阳光农安管理等基本规章制度。因地制宜地建立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与加工、流通领域追溯体系的衔接。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收购储运企业(经纪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加工企业实施以农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为基础的农产品产地准出、诚信管理等监管制度,保障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机制有效运行。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体系建设详细绘制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分布图,遵照“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网格化+精准化”,夯实监管“最后一公里”,确保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效运转,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33-20239月)。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工作机构,召开动员大会,统一思想认识,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动员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对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全面梳理各项工作,分解落实创建任务。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39-20249月)。按安全县创建要求,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突出重点,创新方法,抓细、抓深、抓实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确保取得实效。同时,要认真组织自查,每月上报工作推进情况。

(三)检查验收阶段(20249-202412月)。按照要求开展自评,认真总结建设工作特点和主要成效,进一步加以整改和提升。完善资料档案,迎接省级考评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情况的检查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领导组(见附件),统一领导安全县创建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安全创建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查工作。各乡镇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领导与实施机构。县级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各自工作职能,确定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班子,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网络、融媒体、报刊、电视移动通讯等各种宣传媒体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对创建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年度计划,大力普及法律知识,使广大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公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三)加强经费保障。建立稳定的日常运行经费和专项资金保障长效机制,财政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主要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建设、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农业标准转化、品牌打造、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和日常快速检测,确保创建工作按期按目标完成。

(四)加强工作考核。明确各乡镇、有关部门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和运行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对各乡镇、有关部门负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进行年度考核,强化工作监督、考核检查和责任追究,确保安全县创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有序开展。

 

 

附件:浑源县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领导组

 

 

 

 

浑源县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领导组

 

 长:赵昱清  委副书记政府

副组长:付元进  政府副

 员:范淑慧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局长

郝希涛  县政协副主席、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委宣传部副部长

齐贤敏  县政法委副书记

   县发改局局长

程熙宏  县财政局局长

徐彦龙  县工信化局长

庞乃红  县教科局局长

   县水务局局长

   县林业局局长

李仲元  县市场局局长

胡觉非  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任

   县公安局副局长

冯学武  市生态环境局浑源分局局长

黄明胜  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主任

任利东  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主任

安兴旺  县新闻中心主任

   县融媒体中心主任

 

   互联网信息研究发展中心主任

李晓卿  县畜牧发展中心主任

各乡(镇)乡(镇)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局。

办公室主任:郝希涛(兼)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