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关于《浑源县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的解读
近日,浑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印发浑源县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我县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任务、落实举措和协调推进机制,进一步压实了各相关单位责任,调动了全县上下水土流失防治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出台背景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今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西省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大同市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为构建我县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全力推动我县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特印发《浑源县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
二、目标
1、到2025年
水土保持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工作体系更加完善,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水土流失状况持续改善,全县水土保持率达到66.95%。全县努力打造高质量精品小流域;大力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示范区;加大水土保持生态经济专业户的扶持力度。
2、到2035年
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全面形成,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显著增强,全县水土保持率达到68.84%。
三、全面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
细化全县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和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区范围,实行差别化预防保护治理措施。
对存在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域的管控。
加大对全县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大力推进全市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区域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
把巩固提升农林草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作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的重点。
四、依法严格人为水土流失监管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特点,明确差异化针对性要求,分类精准加强水土保持方案全链条全过程监管。
建立健全以遥感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建立部门间协同监管和联动执法机制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清单制度。
常态化开展水土保持信用评价,落实水土保持信用监管“重点关注名单”和“黑名单”制度。
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大力推行绿色设计、绿色施工,建设绿色工程。
五、全面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将小流域治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乡村振兴规划,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打造一批整沟、整村、整乡、整县一体化全面综合治理精品小流域。
对全县存在病险及老旧问题的2座骨干淤地坝,加快除险加固和提升改造。
六、拓展水土保持功能
1、强化煤矿和非煤矿山水土流失治理
加强对全县煤矿、采煤沉陷区及非煤矿山生态治理修复,打造恒山景区连片绿色矿山旅游景点示范区。
2、助力乡村振兴
紧密结合自然条件和经济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实施绿色产业型生态清洁小流域;以水系、村庄及城镇周边为重点,打造和谐宜居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在重点河源区、水源保护区建设水源保护型生态清洁小流域。
3、助推生态旅游
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及民俗文化等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康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围绕旅游资源生态基础设施,打造生态旅游型生态清洁小流域。
4、推进城市水保
大力开展城市水土保持建设及管理,打造城市内外绿地、河湖水系连通,建设海绵城市。
七、强化水土保持管理能力和水平
1、健全规划体系
修订《浑源县水土保持规划(2022-2035年)》,县政府要及时制定和修订区域水土保持规划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方案。
2、完善建管机制
坚持“谁治理、谁受益”原则,按照“谁使用、谁管护”和“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
3、强化淤地坝安全运用
落实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主体责任,划定淤地坝管理和保护范围。
4、加强责任考核
落实县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
5、开展监测评价
充分运用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布局,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强化监测成果分析评价。
6、推动科技创新
强化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与试验站点科研功能发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
八、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2、强化统筹协调
建立县级水土保持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规划衔接、政策协同、项目互补。
3、强化投入保障
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水土保持投入。
4、强化宣传教育
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普及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
解读单位:浑源县水务局
联系电话:0352-8498529
咨询地址:浑源县水务局(原浑源五中)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